北京妇女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妇联动态

平谷区不驻会妇联副主席“1+X”模式带领妇女创新创业

时间:2017-5-24 9:26:00   来源:平谷区妇联   点击:
分享:

  “我年龄大了,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屡屡碰壁,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仅凭丈夫打工挣的钱维持家用,家庭状况很困难。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碰到王金花社长正在蜂农家讲解蜜蜂管理知识,就对她说也想养蜂试试,金花听后非常支持我,免费教我养殖技术,免费提供一些养蜂用具,因为我家有桃园、靠山靠水,特别适合养蜂,而且合作社又给了这么多保障,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我开始养起了蜜蜂。通过金花的帮助,我从开始的5箱蜂已经发展到现在的50余箱,每年为家庭增加收入5万元左右,缓解了生活压力,真是太感谢她了。”这是平谷区南独乐河镇村民路大姐在讲述自己获得镇不驻会妇联副主席王金花帮助后的感受。

  王金花2014年被聘任为南独乐河镇不驻会妇联副主席以来,依托北京海鲸花养蜂合作社,带领合作社中的276户女社员,不断探索前行、不断取得新成就,采用“1+X”模式,带领妇女创新创业,增收致富。

  合作社从事蜜蜂养殖和蜂蜜加工,共养蜂10000余箱,年产蜂蜜300余吨,建有专业的蜂蜜加工车间,主要产品包括蜂蜜、蜂花粉、蜂王浆、蜂胶液、蜂巢蜜等。合作社养蜂产业实现了从蜂蜜生产、消毒、灌装、包装、销售各环节的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一、注重科技推广,不断增强科技示范性

  合作社注重推广运用先进养蜂技术,提升养蜂产业科技含量,成立专业养蜂团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对社员开展技能培训3-5次。同时,合作社拓展业务功能,积极联合区妇联、区教委等部门开展科普宣传、学生实践等社会活动,每周接待200人次,年接待10000人次以上。

  二、坚持生态化发展,不断提升综合效益

  平谷区以生态立区,拥有22万亩桃树及其他丰富的生态资源,能为蜜蜂采蜜提供广阔的空间。且养蜂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省体力、占地小等特点,可谓环保生态农业产业。蜜蜂具有超强的自我繁殖能力,一只成年蜂王一天可产2000--8000颗卵,每箱蜂平均可产蜂蜜50至200斤,每箱蜂可产蜂王浆1--5斤、蜂蛹1斤、蜂花粉5斤,每箱蜂可产生收入一千元,合作社年产值可达500万元。

  三、完善产业链,不断强化服务功能

  王金花带领社员们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国际标准生存蜂产品,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按照市场价格与农户签定收购合同,年底根据盈余情况进行二次返利,利益共享,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条。合作社积极加入北京市农产品深加工科技汇、北京市平谷区妇女就业发展促进会等社会团体,积极开展同行业间的交流合作,促进行业间抱团发展、互助增收。 

  四、带动妇女增收,不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王金花依托合作社带动农户300余户,92%以上是妇女。该社于2016年底开展了低收入群体扶贫项目,计划用3年的时间精准扶贫1000余户贫困户,为低收入妇女免费提供养蜂用具及养蜂技术,开展一对一结对指导,全方位帮扶增收。至今,已带动140余户低收入农户增收,其中低收入妇女养蜂户131户,残疾妇女养蜂户42人,合作社给予蜂农每斤6元的最低保障价,每箱蜂可收入300元--1200元不等,每户可直接或间接年增加收入5至6万元。

  “我是残疾人,60来岁了,在合作社工作了一年,自己也想回家养养蜂,然后把我的想法和金花说了,金花马上就同意了,还免费给我7箱蜜蜂。就这样,我从她的合作社辞了工作,回家养起了蜜蜂。我真是感谢金花妹妹,是她不但让我有了工作,还学到了真技术,使我现在自己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有自己的事做,不但给我增加了收入,还让我充实了生活,充实了自己。”村民翟大姐也竖起大拇指夸赞王金花。

编辑:alysa

相关新闻

X